回主页
国学知识库 · 唐诗三百首
目录
位置:主页 > 古代文学 > 唐诗 > 唐诗三百首 >

观祈雨·全文及赏析_李约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

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

犹恐春阴咽管弦。

【鉴赏】

此诗写观看祈雨的感慨。通过大旱之日两种不同生活场面、不同思想感情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水浒》中“赤日炎炎似火烧”

那首著名的民歌与此诗在主题、手法上都十分接近,但二者也有所不同。民歌的语言明快、泼辣、对比的方式较为直截了当;而此诗语言含蓄曲折,对比的手法比较委婉。

首句先写旱情,这是祈雨的原因。《水浒》民歌写的是夏旱,所以是“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此诗则紧紧抓写春旱的特点。“桑条无叶”是写春旱毁了养蚕业,“土生烟”则写出春旱对农业的严重影响。因为庄稼枯死,便只见到“土”;树上无叶,只见到“条”。所以这描写旱象的首句可谓形象、贴切。“水庙”即龙王庙,是古时祈雨的场所。

白居易就曾描写过求龙神降福的场面:“丰凶水旱与疾疫,乡里皆言龙所为。家家养豚漉清酒,朝祈暮赛依巫口。”(《黑龙潭》)所谓“赛”,即迎龙娱神的仪式,此诗第二句所写“箫管迎龙”正是这种赛神场面。在箫管鸣奏声中,人们表演各种娱神的节目,看上去煞是热闹。但是,祈雨群众只是强颜欢笑,内心却是忧心如焚。这里虽不明说“农夫心内如汤煮”,而意思已全有了。相对民歌的明快,此诗表现出委婉含蓄的特色。

诗的后两句宕开一笔,写另一种场面,看似离题,然则与题目却有着内在的联系。如果说前两句是正写“观祈雨”的场面,则后两句可以说是“观祈雨”的感慨。前后两种场面,形成强烈的对照。水庙前是无数小百姓,箫鼓追随,恭迎龙神;而少数“几处”豪家,同时也在品味管弦,欣赏歌舞。一方是唯恐不雨;一方却“犹恐春阴”。唯恐不雨者,是因生死攸关的生计问题;“犹恐春阴”者,则仅仅是怕丝竹受潮,声音哑咽而已。这样,一方是深重的殷忧与不幸,另一方却是荒淫与闲愁。这样的对比,隐含着强烈的谴责:世道竟然如此不平啊..。这一点作者虽已说明却未说尽,仍给读者以广阔联想的空间。

此诗对比手法不象“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那样一目了然。因而它的讽刺更为曲折委婉,也更耐人寻味。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Q-Q:46445581

相关内容

水调歌·全文及赏析> 杂诗(无定河边暮角声)·全文及赏析> 杂诗(旧山虽在不关身)·全文及赏析> 金缕衣·全文及赏析> 初渡汉江·全文及赏析> 答人·全文及赏析_太上隐者> 幽恨诗·全文及赏析_安邑坊女> 题玉泉溪·全文及赏析_湘驿女子> 题龙阳县青草湖·全文及赏析_唐温如> 寄人·全文及赏析_张泌>

推荐阅读

唐诗三百首> 诗词鉴赏>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王维> 韩愈> 杜牧> 岑参> 柳宗元>

阅读分类导航

四大文学名著唐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佛经大全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