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国学知识库 · 唐诗三百首
目录
位置: > 古代文学 > 唐诗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八阵图·鉴赏

作者: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评诗】

洒英雄之泪,唾壶无不碎者矣。

遂使诸葛精神,炳然千古,读之殷殷有金石声。

【注释】

八阵图:一种由天、地、风、云、飞龙、翔鸟、虎翼、蛇盘八种阵势组成的军事操练和作战的阵图。相传刘备夷陵兵败归蜀,吴将陆逊追兵即为八阵图所困而退。

【解读】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杜甫初到夔州(今四川奉节),去寻访与诸葛亮有关的遗迹,到夔州西南的永安宫前的平沙上,亲眼目睹“八阵图”遗迹,遂作五言绝句《八阵图》,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以及人至迟暮而功业无成的遗恨。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诗人开门见山,简练地写出了诸葛亮一生的功业事迹,凸显了诸葛亮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

“江流石不转”,既是写实,亦是用典,赞扬诸葛亮对蜀汉事业坚定不移的忠贞之心,以忠心之坚定,反衬“遗恨失吞吴”,则遗恨之情更重。

尾句蕴含丰富的历史背景。三国时期,刘备痛失关羽、张飞两位兄弟,急于报仇,违背了诸葛亮最初制定的联吴抗曹的长远战略。蜀汉倾尽全力,试图一举吞并东吴,结果被东吴大将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经夷陵之战,蜀汉军力锐减且国力大削。不久,刘备病逝于白帝城。再到后主登基,诸葛亮殚精竭虑,也没能力挽狂澜,直至蜀亡。从某种意义上说,刘备的攻吴决策是蜀汉命运的转折点,也是导致隆中策破产的重要原因。是以,诸葛亮怎么可能不“遗恨”呢?

在杜甫眼中,鞠躬尽瘁的诸葛亮最有古代贤相风范,在这个人物身上,寄托着诗人的政治理想。诗人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其的敬仰,同时对诸葛亮千古遗恨致以惋惜,其中还有对自己身世的感伤。吊古往往夹杂着议论,诗人把议论融入诗中,抒情达意又富有浓厚的主观色彩,耐人咀嚼。

相关内容

张九龄·感遇二首(其一)·鉴赏> 张九龄·感遇二首(其二)·鉴赏> 张九龄·望月怀远·鉴赏>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鉴赏> 李白·月下独酌·鉴赏> 李白·春思·鉴赏> 李白·关山月·鉴赏> 李白·子夜吴歌·鉴赏> 李白·长干行·鉴赏>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鉴赏>

推荐阅读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诗词鉴赏>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王维> 韩愈> 杜牧> 岑参>

阅读分类导航

四大文学名著唐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佛经大全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