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国学知识库 · 唐诗三百首
目录
位置: > 古代文学 > 唐诗 > 唐诗三百首 >

张乔·书边事·鉴赏

作者: 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评诗】

此诗高视阔步而出,一气直书,而仍顿挫,亦高格之一也。

【注释】

青冢:指西汉王昭君的坟墓,此处取其象征意,非实指。

穷边:远边。

【解读】

安史之乱后,唐朝“尽征河陇、朔方之将镇兵入靖国难”,因此西域的兵力出现空虚,吐蕃趁机而入。大中五年(851)沙州民众集于张议潮旗下,攻取了瓜、伊等十州。其后,张议潮遣使入献图籍,拜归义军节度使;十一年(857),吐蕃将尚延心以河湟降唐,其地归大唐。自此,唐西陲又出现了久违的和平,本诗就作于此后。

首联“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并无肃杀之气。清秋时节,征人倚着戍楼,好像在欣赏着这片大好河山,也透露出了边关无事的主旨。颔联“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青冢”指王昭君的坟冢。《归州图经》注释:“边地多白草,昭君冢独青。”当年王昭君为保民族团结,远嫁匈奴。此刻,诗人想象着和青冢遥遥相望的凉州也正值夕阳西下,也是一派安详。“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言边陲之安宁。大漠无兵,穷边有客,这一无一有间,是国家安宁的象征,与前文描写的平和之景相呼应。末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蕃情”比喻成“此水”。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希望“蕃情”能像水一样“向南流”;另一方面又说明“蕃情”随时都有破裂的风险。本诗既表达了诗人渴望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定的愿望,又表明了诗人对不安定因素的忧心,社会意义深刻。

相关内容

张九龄·感遇二首(其一)·鉴赏> 张九龄·感遇二首(其二)·鉴赏> 张九龄·望月怀远·鉴赏>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鉴赏> 李白·月下独酌·鉴赏> 李白·春思·鉴赏> 李白·关山月·鉴赏> 李白·子夜吴歌·鉴赏> 李白·长干行·鉴赏>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鉴赏>

推荐阅读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诗词鉴赏>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王维> 韩愈> 杜牧> 岑参>

阅读分类导航

四大文学名著唐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佛经大全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